液化气人必懂的液化气灶基础知识(一):火焰燃烧原理
警钟长鸣 安全用气
液化气灶是一种燃烧的器具,为什么可以燃烧呢?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到底原因在哪里?小编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了解燃烧原理,就能找出各种灶具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就会手到病除。小编一直都不太赞同凭经验办事,实践经验与原理知识相结合,才是我们迅速提升实践水平、未来不断迭代创新的基础。
燃烧的三要素
物质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火形成有三要素,一是可燃物,二是助燃剂,三是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条件火焰都会熄灭。在灶具燃烧的过程中,液化气是可燃物,氧气是助燃剂,火花是点火源。三者当中,点火源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举个例子,明火,电火花,热的排气管表面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超过可燃物燃点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火
有了三要素,一定会着火吗?一个房间里,桌子是可燃物,空气是助燃物,按一下开关冒了火花形成了点火源,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怎么没有燃烧呢?
燃烧三要素的数量变化,三者能否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燃烧能否发生和持续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三者具备了,但并没有发生燃烧,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可燃物质数量不够,氧气不足,或者着火源热量不大,燃烧条件不充分,三者之间没有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缘故。
一句话总结就是,燃烧反应在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等方面都存在着极限植,大于或者小于极限值,燃烧都无法继续。
燃烧的四个充分条件
1、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浓度。例如,在室温20℃的同样条件下,用明火瞬间接触医用酒精和米酒时,医用酒精就会立即燃烧起来,而米酒却不能燃烧。这是因为医用酒精的蒸发出来的乙醇蒸汽量已经达到燃烧所必须的浓度,而米酒因为酒精含量低,乙醇蒸汽量不够,没有达到燃烧浓度,即使有足够的空气(氧)和着火源的接触,却不会发生燃烧。
2、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氧(或氧化剂)。大家知道,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当空气中含氧量减少到18%~14%时,一般可燃物质燃烧十分缓慢,直至熄灭。例如,点燃的蜡烛用玻璃罩罩起来,不使用周围空气进入,经过较短时间,蜡烛就会熄灭。通过对玻璃罩内气体的分析,发现这些气体中只含有16%的氧气。这说明蜡烛燃烧时,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4.4%,乙醇和煤油不低于15%才能进行,否则就不能燃烧。
3、着火源必须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热量。例如,从烟囱里冒出的碳火星,温度约有600℃,已超过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点。如果这些火星落在易燃的柴草或刨花上,就能引起燃烧,这说明这种火星有引燃这些物质的温度和热量。如果这些火星落在大块木材上,就不能引起燃烧。这是因为火星温度虽然很高,但缺乏足够的热量,因此不能引起大块木材的燃烧。
4、燃烧要素之间必须相互作用。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单独拿出来说了,请参照第二段。
生活实例帮助大家理解三要素的相互作用
小编举个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会对大家理解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鼓风机给填满柴的灶膛鼓风,火就变得更旺,而我们鼓起嘴巴给蜡烛吹风,蜡烛却灭了。原因为啥?柴与蜡烛都是可燃物,鼓风机鼓风和嘴巴吹风都是增加了空气(氧)的供给,实际就是增加了助燃剂,但灶膛里的热量足够多,鼓风带走的热量不足以使灶膛的温度降低到柴火的燃点以下,所以就烧得更旺,而蜡烛的火焰本身热量就很少,虽然增加了空气这个助燃剂,但是空气的流动带走的热量损失,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燃点以下,蜡烛也就熄灭了。
结合燃烧原理判断液化气灶的问题
具体结合到液化气灶,液化气如果打不着火,首先看有没有可燃物,也就是检查液化气烧完了没有,阀门开没开,输送液化气的管道堵住了没有,火孔是不是堵塞了?其次再看助燃物,也就是风门,是不是空气流不进来,***后看点火源,也就是液化气灶的脉冲点火器,是不是不能打出火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均摘自:
液化气行业***前线
2016-09-19 2282